“春”遊事故的警示

朝鮮日報中文網 (2014.04.21 10:44)
近日驚聞韓國客輪“歲月”號沈沒,造成了包括目前至少4名中國籍遊客和多位韓國春遊學生的罹難。哀慟之余,聯想到幾周前發生在中國海南省澄邁縣的某一學校春遊校車翻車事故,讓人不得不對本該身心愉悅的春遊重新審視一番。這兩起先後發生在中韓兩國的校遊事故,實在令人痛惜那些鮮活年輕生命的逝去。不過回頭來看,雖然事故的發生離不開“春遊”敏感的時節,但究其本質,還是與駕駛員因違法或不當操作而引起交通安全事故有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校遊事故頻發與春遊並無直接的關聯,倒是人們對於習以為常的交通安全意識有待提高。

春遊踏青,陶情冶性。中國自古就有“林花著雨胭脂濕,水荇牽風翠帶長”一說。春遊不是問題,春遊安全才是真正需要我們面對的問題。我們不能“一早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教育主管行政部門和基層學校應避免“鴕鳥心態”。眾所周知,春遊是學校課外社會實踐活動的項目之一,也是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它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還能提高學生的社會觀察能力,只要校方做到精心安排,責任到人,有計劃、有組織、有措施、安全有序地開展活動,並配備足夠的合格教師負責管理,大體上就可以保證學生出行的安全。如通過旅行社或者社會其他商業機構來組織,學校就要認真審核其信譽資質、評估其潛在風險。如此做法為的是把一些人為造成的傷害減少到最低限度。

在一些西方國家,如日本,教育主管部門在學生假期活動中充當著積極組織者的角色,甚至利用假期帶領學生出國旅遊;美國等歐美國家教育機構不僅組織學生校外接觸大自然,甚至把音樂課等都是放在野外。因此春遊中的一些偶發事件不能成為我們校外教育畏首畏尾的理由,尊重學校的出遊需求、加強對春遊的組織工作和學生的安全意識,春遊何怕之有?

讀者 季紹斌

(文中所述僅代表他個人觀點,不代表朝鮮日報中文網觀點)
朝鮮日報中文網 chn.chosun.com
本文內容歸朝鮮日報和朝鮮日報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摘編
  •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