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法國。在中法建交50周紀念慶典上演講時,習近平主席形容中國是“一頭從沈睡中蘇醒的獅子”。早在拿坡侖就說過:“中國是一頭沈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的時候,世界都會為之發抖。”“沈睡的獅子”一說來源於1817年駐華英國阿美士德(William Pitt Amherst)使團一行在歸國途中拜訪監禁在非洲聖赫勒拿島的拿破侖時,拿破侖勸告說的“中國是一頭沈睡的獅子,最好不要驚醒它”這句話。
英國不顧拿破侖的警告,發動了鴉片戰爭(1840-1842)並與中國交戰,結果中國像一頭沈睡的獅子、像沒有利齒的老虎一樣無力反擊。從此之後,西方人對待中國政府就像對待玩物一樣,且露骨的蔑視中國人,甚至在上海的一家公園門口掛上了“華人與狗不得入內(Chinese and dogs not allowed)”的牌子。又甚至把中華民族看成是最劣等民族,還強迫中國人丟棄自己的傳統和文化,接受西方文化。西方人這樣的態度和要求不能不說與他們對中國的無知毫無相關。否則無法說明過去數千年來,中國在東亞地區建立的文化輸出國的歷史事實和優秀的傳統。
驚醒沈睡的獅子的是西方人的傲慢,也是中國人自行尋找活路的結果。他們在選擇過程中犯了不少的錯誤,但獅子終有一天會睡醒,讓全世界為之發抖。所謂“黃禍論”就是最好的證明。但習主席在做上述紀念演講時將廣為人知的獅子形容成“和平、溫和、文明的獅子”。但明確的是訓導再好的獅子終究還是一頭獅子而已。
文明或文化原本就是人類的理性和感性的產物,就算獅子被訓導的再好他也無法成為“文明的獅子”。再優秀的訓導師訓導出來的動物,一旦其獸性發作甚至會傷害自己的訓導師,這樣的消息我們時不時都能聽到。被稱為百獸之王的獅子就更不在話下了。可想而知,習主席想表達的意思是中國不是只會睡覺的渾身無力的懶羊羊的獅子,而是一頭隨時都有可能獸性大發的獅子。因為早在2012年11月,習主席在上任黨總書記時說過,“到2049年建立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就是他所期盼的“中國夢”。
習主席可能比誰都清楚,橫跨兩個世紀的國力喪失是多麽的不幸,國家威信墜落又是多麽恨之入骨的痛苦。不然不能理解他為什麽那麽渴望實現“中國夢”。因此,以後不管任何國家,只要觸及到中國的自尊心或者否認他主張的“新型大國關系”,則這頭“文明的獅子”將會咆哮,顯露出它的獸性讓“世界為之發抖”。由此證明過去西方人嘲笑中國是一頭“紙獅子”、“紙老虎”,譏笑說是“全世界最不會打仗的民族”是多麽的無知且傲慢的想法。
(文中所述僅代表他個人觀點,不代表朝鮮日報中文網觀點)
- 朝鮮日報中文網 chn.chosun.com
- 本文內容歸朝鮮日報和朝鮮日報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