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自1992年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以來,已經走過二十多個年頭。按照中國人的說法目前中韓關系可描述為“旭日東升”的“青年時期”。從朝鮮戰爭的對立到目前中韓兩國處於歷史最好時期,我們兩國正好走過了一個甲子。在這六十年間,從敵對的兩國關系到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一路走來,兩國崎嶇不平的關系個中滋味只有當事國才能真正體會。
回想1988年當時漢城(現首爾)奧運會,韓國為尚未建交的中國奧運代表團提供的各種便利讓中國民眾早已體會到來自韓國的善意以及早前發生在1983年中國民航班機被劫到韓國後韓方為此所做的一切妥當的後續工作最終促成了中韓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朝鮮戰爭互不來往後有了第一次的接觸,我們也時刻感受到韓方的誠意,因此後來在1992年中韓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也應為水到渠成之事。
如今韓國的民族英雄安重根義士紀念館在中國哈爾濱終於如願落成,韓國也主動地歸還了來自中國誌願軍的遺骸。所有的這一切都說明了中韓兩國在各自國家新領導人的努力下,兩國的關系從“經熱”自然而然地發展到“政熱”。兩國民間的交流亦空前熱絡。最近來自上海的中國《小主人》報小記者受《朝鮮日報》之邀到韓國現場采訪和組織報道。兩國政府甚至還考慮開通兩國國防部熱線,兩國正在洽談的自由貿易協定預計將在2014年年底達成。到那時候中韓兩國的經濟、文化、政治和軍事等交流都將達到一個歷史空前的地步。
當然我們在樂觀兩國關系的同時也要警惕兩國關系中存在的“暗流”。兩國的民族主義和兩國差距極大的價值觀有待後人繼續努力去消除。無論世界情勢如何風雲變幻,中韓兩國的戰略合作關系在東北亞具有最為堅不可破的影響力。相信中韓兩國在為各自國家的夢想齊心協力,中國的統一事業和朝鮮半島統一大業是息息相關的,我們兩國互相努力最終實現各自國家的完整統一,最終走向自由、民主和獨立的富強之國家。
讀者 季紹斌
(文中所述僅代表他個人觀點,不代表朝鮮日報中文網觀點)
- 朝鮮日報中文網 chn.chosun.com
- 本文內容歸朝鮮日報和朝鮮日報網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摘編